【编者按】2022年11月11日,由中国戏曲学会、北京大学和抚州市人民政府等联合主办,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北京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院(抚州)和抚州汤显祖国际研究中心等承办的2022’中国(抚州)汤显祖学术研讨会在抚州市和北京大学举办。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廖可斌应邀出席会议,并发表主旨演讲。以下是廖可斌的发言概述。
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廖可斌
《临川四梦》,特别是其中的《牡丹亭》,是中国文学的经典,或者说是中国文学中一流的经典,经典中的经典,这毋庸置疑,也毋庸赘言。但《临川四梦》的经典性体现在哪些方面,即它在思想和艺术方面的特点和价值是什么,则有待不同时代的不同读者,不断地进行解读。经典就像宝石,它可能有多个棱面,每个棱面都闪耀着迷人的光彩。不同时代的不同读者,根据自己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和自己不同年龄段、不同境遇下的生活感受,可以对经典的意义和价值做出不同的解读,就好像揭示和展现宝石的不同棱面,这有助于我们更完整、深刻地认识经典的价值,并从中获得丰盈的启发。
所有真正的文学经典,都具有共同的特性。它们必定涉及人性、人生、人世的重要方面或核心问题,并在对这些方面和问题的描写、思考上,达到了罕见的深度和高度,而且在艺术形式和表达技巧上,几臻完美或具有重大创新性。
“贵生”“重情”的主张,是《临川四梦》内在的一以贯之的思想。这是一种伟大的思想,是《临川四梦》成为超越时间与空间的永恒经典的根本原因所在。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东西比人的生命、人的情感更重要的呢?只要人类还存在,这种伟大的思想就永远是人世间最重要的思想,永远不会过时。整个人类也好,每个人也好,有时难免会走弯路,陷入迷茫,我们有必要不断重温《临川四梦》这样的经典,重温做人的感觉,以校正人类历史和人生的方向。
廖可斌主旨演讲中表示,他相信再过几百年、几千年,人们仍然会不断地纪念汤显祖,纪念《牡丹亭》及《临川四梦》。因为它们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