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留言
联系电话:
留言:
请输入验证码:
抚州乡创主题活动暨2022年全国高校营造联盟工作坊活动顺利闭幕
2022.08.13

                                                     全国校园营造联盟

                                                   一起成为改变的力量

8月6日,抚州乡创主题活动暨2022年度全国高校营造联盟暑期工作坊活动成果汇报及闭幕式,在抚州乐安顺利举行。

from clipboard

全体老师同学合影留念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是王安石在抚州大地上写下的优美诗句,刻画了中国乡村景观的诗意画卷,描摹了文人墨客寄情山水的美学取向。脱贫攻坚取得伟大胜利以来,党中央实施乡村振兴伟大战略,中国的广袤乡村,在传统农耕文明和现代社会发展的交融之下,必将碰撞出别样的火花,迈向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中。


本次全国高校校园营造联盟暑期工作坊进乐安活动旨在通过产业动能和文化赋能乡村振兴。联盟暑期工作坊全体成员分为八组展开营建设计活动,分别为登云岭景区儿童参与式设计工作坊、乐安县滨湖公园全民友好畅行改造、国宝公祠——乐安县红军标语馆及周边场地活化、四季花海生态园区规划设计、旅游接待中心项目公共服务体系完善、乐安县青里村和稠溪古村乡村振兴、以及千古第一村——流坑古村的可持续性发展提案。


乐安县副县长熊志峰、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副院长李迪华、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汪原、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刘悦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系副主任武毅、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教师杨光炤、青年建筑师及手绘艺术家郑昌辉以及乐安县各委办局领导和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的学生代表参与了本次成果设计汇报及闭幕式。

from clipboard

主持人  宋天宁、韩静怡

from clipboard

点评嘉宾



01


成果展示

8月2日到6日以来,全国高校校园营造联盟团队走进抚州市乐安县的各个角落,发现问题,学习新知,激发观点,形成规划。八个小组在各个项目地进行深入调研,紧抓基地特点、聚焦主要矛盾、关注乡村热点,从不同专业视角出发,挖掘项目地的发展潜能,形成因地制宜的规划设计方案和改造建议。最后,用精炼幽默、形式丰富的表达,为大家带来了精彩的成果展示。


from clipboard

第一组——登云岭儿童参与式活力景区设计探索

from clipboard

第二组——全民友好畅行滨湖公园设计

from clipboard

第三组——湖坪乡红色标语博物馆及周边活化方案

from clipboard

第四组——集观光、产业为一体的生态园区规划设计

from clipboard

第五组——传统乡村营建智慧博物馆

from clipboard

第六组——基于原住民访谈的流坑古村民居可持续性发展

from clipboard

第七组——青里村乡村振兴调研与规划

from clipboard

第八组——旅游目的地视角的游客服务体系建设



02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副院长李迪华

总结汇报

from clipboard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副院长  李迪华


闭幕式上,李迪华就全国高校校园营造联盟进乐安活动的设计成果进行总结发言。他首先提到暑期工作坊的初衷是为全国高校热爱营造的社团与学生提供交流平台,以往都是在北大校园里举行。他特别感谢抚州市领导和乐安县人民政府,为学生们提供了深入乐安、近距离接触社会的机会,通过与居民、老师和嘉宾们的交流,以及同学们之间的相互交流,从中感悟营建的乐趣,同时认识社会和服务社会。而后,李迪华总结了学生完成八个项目成果,结合每个项目的特点提出改善建议和参考意义。


第一组登云岭儿童参与式活力景区设计探索。小组成员发现红色历史博物馆和景区居民日常活动关系联系不够紧密,建议根据家长和孩子的需求,调整博物馆的开放时间和使用方式,设置更多儿童活动设施和空间,让场地中各种项目相互融合,产生更多使用活力。


第二组全民友好畅行滨湖公园。小组成员根据今年4月1日实施的“无障碍环境建设108强条”对正在建设的公园进行体检,提出建设“无碍公园”。调研中,还发现公园周围村民和公园的共生问题,提出把农业景观和公园结合在一起,探讨共建、低维护的公园建设模式。


第三组湖坪乡红色标语博物馆及周边活化方案。小组成员发现博物馆和居民勤劳致富、生产生活活动联系不够紧密,提出重视和增加今天居民的“红色故事”,居民参与红色文化传播非常重要。同时建议,出于对红色文化的尊重,应该避免把红色标语刻画在地面上。


第四组集观光、产业为一体的生态园区规划设计(四季花海)。李老师通过北海道薰衣草花海的例子,提出要把文旅产业做起来,不一定要单纯在花海景观形式上的模仿,需要形成一个品牌的文化IP,来打造场地的知名度,让花海带有一个特定的标签,才能够带来更多的效益。


第五组稠溪传统乡村营建智慧博物馆。小组成员反复调研发现整个村子只剩一户人家生活,处于衰败的边缘,学生们提出建设“乡村营建智慧博物馆”。李迪华老师提出一个更加大胆的设想:无偿甚至可以投入适当经费把稠溪村赠送给拥有一流规划与设计学科的高校,并向全国高校和研究所开放,让稠溪村成为全国首个保存完整测绘记录资料,同时村庄衰败过程被全程记录的实验基地


第六组基于原住民访谈的流坑古村民居可持续性发展。学生们发现,村民大部分已经迁出古村,古村建筑保护面临“无人看守”的难题,同时留守的村民特别珍惜自己的“老屋”,特别期待利用自己的房子开家庭旅馆、特色餐馆。李迪华特别肯定同学们的发现,建言把搬出古村的居民请回来,培育和扶植他们参与旅游经营的能力,居民在老屋中的生活是古村最具意义和最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居民普遍参与,古村的发展才会是可持续的。李老师还建议,停建正在施工的“鹊桥”,这种形式的桥使用不人性,含义牵强附会,可能会破坏古村的原真性和完整性


第七组青里村乡村振兴调研与规划。同学们发现村庄生产的特色农产品销售困,进而为村民出谋划策,联系销售渠道,精神可嘉。李老师提出复兴乡村集市体系,让乡村集市成为居民生活设施的同时还成为全域旅游的亮点


第八组旅游目的地视角的游客服务体系建设。小组成员和李老师建议,将旅游客中心与本地集市结合,让当地村民和市民可以到这里进行交易,游客在其中就会产生更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较快的融入当地。建筑形式上,建议游客中心更好地与当地民居建筑风格结合


闭幕式结束后,乐安县建设局、文旅局领导表示同学们的想法大胆有创意,他们会认真研究,争取将好的想法落实到实际项目中。




03


乐安县副县长熊志峰致辞

from clipboard

乐安县副县长  熊志峰


熊志峰首先祝贺为期6天的文化产业特派员制度抚州试点暨抚州乡创主题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而后,他对来自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21所全国高校师生和教授表示欢迎和感谢。他表示本次抚州市委宣传部同中国文化产业协会乡村文化创意分会、北京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院(抚州)携手合作,将“文化产业特派员”制度试点在乐安举办,是对乐安县政府工作的支持,更是鼓励,而乐安县政府也将重视高校联盟这些天辛勤调研做出的成果,将各项目成果争取落到文化助力乐安乡村振兴的乡间、田野。最后,他总结了本次全国高校校园营造联盟暑期工作坊走进乐安,共分为八个小组,结合乐安本土特色,在乡村振兴、景观设计、古村改造等方面进行全面调研和设计,得出了许多实质性的成果。本届暑期工作坊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理解世界的新角度,号召大家从传统的禁锢思维中解脱出来。从学会理解世界,再去设计世界、改变世界。呼吁大家立足周边环境,关注周边的点点滴滴,更加开放、更加直接、更加大胆地去实践。



04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汪原致辞

from clipboard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汪原


汪原首先高度肯定了本次活动的成果,认为同学们表现很出色,希望将这次真实的乡村人居环境的体验带回到之后的学习和思考中。他鼓励同学们再接再厉,为中国乡村营建做出持续努力。最后汪原宣布,全国高校校园营造联盟进抚州活动圆满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