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留言
联系电话:
留言:
请输入验证码:
赵冬梅:华夏群星闪耀时——解读千年前的“最好成绩”
2024.07.30

7月27日,孔学堂与岳麓书院联合主办的“溪山岳麓·大成心境”名家讲坛在明伦堂正式开讲。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院副院长,“百家讲坛”特邀主讲人赵冬梅,以“华夏群星闪耀时”为题,引领线上线下观众一同探索北宋时期士大夫背景下的儒家政治。

  



相较于历代王朝的辽阔疆域,宋朝的版图虽不算广大,但其对华夏文明的发展却产生了跨越时空的深远影响,赵冬梅教授将其誉为“小帝国的大风范”。为佐证这一观点,她引用了严复、钱穆、陈寅恪等学者的见解。特别是陈寅恪先生的论断:“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振。”赵冬梅教授深以为然,并指出,时至今日,我们仍在这条“复振”之路上坚定前行。

    
 

 

   

 







  


宋代之所以展现出如此“大风范”,其根源深植于那群通过科举制度脱颖而出的士大夫群体之中。讲座中,一张《苏轼的朋友圈》图示生动地展现了这一时代精英的璀璨群像,其中包括欧阳修、范仲淹、司马光、王安石、黄庭坚、米芾等耳熟能详的名字,他们被网友亲切地称为“背诵天团”。赵冬梅教授评价道:“此间有,千古风流人物,耀华夏古今。”








 

范仲淹“事上”理性而有温度,欧阳修做官以“不扰”为善政,富弼青州救灾堪称模范……赵冬梅教授通过讲述一个个历史故事,不仅展现了这些士大夫的思想境界与追求,还深刻剖析了孕育这一社会文化现象的时代背景。她指出,以士大夫为主流的官僚集团所造就的新型政治形态,其核心特质体现在儒学修养、以修齐治平为理想、家国情怀、孝子忠臣、大忠之义的道统自觉以及实干精神等五个方面。


这群通过科举制度选拔出的政治“新人”,通过打造新的政治和文化,成就了“帝制时期儒家政治的最好成绩”。赵冬梅教授认为,这一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宋太祖赵匡胤的宏大气魄与当时宽松多元的政治生态。



 











此次讲座,赵冬梅教授深入剖析了千年前那个熠熠发光的时代,生动展现了历史长河中留下的精神瑰宝,吸引了线上线下观众的积极互动。在提问环节,赵冬梅教授不仅耐心解答了听众关于书院文化、科举制度、文官精神等多方面的疑问,还为现场观众布置了一项“家庭作业”——探究《岳阳楼记》的确切创作年份,激发了听众进一步探索历史的兴趣。